在我国,能源供给大多来自火电十倍杠杆炒股正规平台,煤炭供需持续偏紧,煤炭价格整体向上抬升,同时国内一些煤炭企业分红也很慷慨。 这就使得近几年煤炭行业上行,中国神...
转自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 记者6月14日从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获悉中融国通,今年,临港新片区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...
证券时报网讯,环保板块11日发力走高,截至发稿,正和生态涨停,嘉戎技术涨超10%,力合科技、中电环保、鹏鹞环保等涨超6%。 消息面上,4月10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...
根据最新油价调整消息股票配资利息,油价将于明晚(6月13日24时)进行调整,预计油价将下调210元/吨,换算成每升的价格,预计将下降0.16元-0.19元。这是...
讯(记者王思炀)6月26日,围绕近期市场流传周黑鸭拟裁员20%—30%的消息,周黑鸭方面回应记者称,裁员消息是谣言,公司会采取法律手段应对。 近日有报道称,周黑...
|
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0日讯 (记者 朱晓倩)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维持体液平衡、参与新陈代谢、调节体温以及润滑器官和关节等方面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。正常情况下,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动态平衡,饮水过多或过少都对健康不利。 每天要喝多少水? 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,正常成年人每天身体中水的来源包括身体代谢产生的水、食物中的水以及饮用的水或饮料。在温和气候条件下,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毫升,女性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毫升。一次性纸杯通常能容纳大约200毫升的水量,因此也有说法称每天要喝8杯水。 什么时候喝水? 这8杯水什么时候喝最好?早晚各一杯,其他时间每1~2小时喝一杯,可以少量多次帮助身体补充水分。我们睡觉时,身体会因为呼吸作用、隐性出汗和尿液分泌等丢失水分,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。因此,在睡觉前和起床后都可以饮一杯水帮助缓解。
感觉口渴再喝水就晚了?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介绍,当机体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时,会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,进而产生口渴的主观感受。这将促使人们饮水。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当感到口渴时,身体已经处在一定程度的脱水状态。因此有“感觉口渴再喝水就晚了”的说法。 相较于口渴时才想起补水,更令人担忧的是,有些时候即使感到口渴也没有喝水——很多人因为学习、工作繁忙等原因,忽视了身体给出的口渴信号。久而久之,身体对于这种“口渴——饮水”的反应越来越不敏感,易造成身体长期处在轻度缺水状态,对健康不利。 因此,要尽量避免出现口渴现象,主动饮水。 如何判断饮水量是否充足? 最简单日常的办法就是观察排尿量和尿液颜色。排尿次数和排尿量与身体的水摄入情况密切相关,当身体排尿次数和排尿量明显比平时少时,需注意是否存在水摄入过少的情况。健康成年人的正常尿液颜色为透明黄色或是浅黄色。当饮水过少时,尿液颜色加深。当尿液呈现较深的黄色时,身体可能处于脱水状态,应及时补水。 为什么有时喝水但不解渴? 不少人发现自己在口渴后喝了一大杯水,却觉得并不解渴。这是因为不同水在身体内的释放程度和速度不一样,最终带给身体的解渴效果也不一样。 比如白开水、矿泉水之类,它们提供的水,身体吸收的速度快,但从肾脏离开身体的速度也快。特别是在身体缺水的情况下,一次性大量饮水,不仅不能很好地补水,还容易造成水中毒。 因此,一方面,尽量避免让身体处于脱水状态,及时、多次少量地补水。另一方面,在补水时也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饮品。 平时选择白开水、矿泉水、淡茶水等。 在炎热夏天室外工作或者运动后出了大量汗的情况下,可以选择运动饮料或电解质水等。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还可以选择一些汤类补水,比如各种稀豆汤等,在补充水分的同时,还可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,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、利用这些水分,达到有效补水。 此外,蔬菜水果中的水分含量高,且这些水分会随着消化的过程慢慢释放出来,也是解渴的好选择。不过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的糖分,因此不能用水果、果汁等代替饮水。 夏日喝冷饮,当心会头痛 天气炎热时,不少人喜欢吃冰淇淋或饮用冰凉的饮料,但也有人经历过在大量快速进食冰冷食物后引发的头疼。研究发现,这是由于冷、热刺激导致血管、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,患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好在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,通常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,症状就会消失,只有少数严重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。不过这也提示我们,夏天食用冷饮一定要适量,不要将温度过低的冷饮直接吞咽刺激咽喉,最好小口小口慢慢喝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