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30日消息,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,烟台市蓬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4年4月30日挂牌出让1宗国有土地使用权,由烟台市丰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竞得,成交价1...
“展望明年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长,目前中国股票的估值较低,我认为盈利预期有些过于保守。”6月14日,景顺亚太区(日本除外)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在景顺2024年中全球...
(原标题:刚刚!A股大爆发配资10倍杠杆,港股、A50也猛拉) 大爆发。 今天上午A股市场显著上行,多个指数大涨,其中创业板指数一度大涨逾4%。作为牛市旗手,券...
2月29日配资专业门户,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召开2024年北京辖区金融管理工作通报会。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传达...
4月24日,高通推出骁龙X Plus平台。高通表示,全新平台采用高通Oryon CPU正规配资炒股平台,性能领先竞品高达37%,同时功耗比竞品低54%。...
很多朋友问怎么看今年的经济工作目标,能不能实现?我认为今年的几个经济目标更重要的意义是其导向性作用南阳配资,不能刻板地教条式理解。 第一,2024年GDP增速达到5%以上有挑战,但全年实现4.5%以上的概率很大。为什么要确定5%左右呢?20年前GDP增速经常达到两位数,增速低的年份也达到百分之九、百分之八点几,那为什么明知道有9%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预期,还制定8%的目标呢?因为8%意味着较高的增长水平,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,甚至个别年份还包含防止经济过热的含义。 今年经济增速能不能达到5%?挑战很大,大部分国际机构预测2024年经济增速可能低于5%,在这种情况下4.6%、4.7%也是可以接受的,为什么不定在4.5%以上并确保完成呢?因为如果直接把4.5%作为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造成一种悲观预期,制定5%左右的目标,可以形成一种正确的导向和良好预期,各方面齐心协力,争取“奋力一跳”实现目标。 第二个经济总量目标是物价水平,有的人很意外物价水平定在3%。2023年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只有0.2%,甚至有几个月负增长。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定义,如果连续若干个月CPI增速低于1%,或者出现负增长,就是经典意义上的通货紧缩。显然,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、供给过剩的挑战,以及防止陷入通货紧缩的艰巨任务,3%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目标,包含了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内涵。 过去二十多年,宏观经济政策一直把3%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“红色警戒线”——一旦突破3%,宏观决策部门就会高度警惕,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。事实上今年CPI能回到1%以上就很不错了,在这样的情况下把3%确定为物价目标,意思就是说,要坚决防止像当时日本那样陷入长期通货紧缩的被动局面,温和的物价上涨才意味着消费活跃、生产活跃、投资活跃。也就是说推动物价水平的适度上涨是今年的工作目标,要从以前的防通胀思维转向防通缩思维。 第三个重要经济目标是调查失业率5.5%。2023年全社会调查失业率是5.2%,2024年把调查失业率目标定在5.5%以内,说明就业压力很大,尤其年轻人有非常大的就业挑战。2024年经济增速会低于2023年,而就业机会跟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,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都对应着几百万个就业机会。未来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才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2023年服务业增速5.8%,高于整体经济增速。如果这一趋势能够持续,对实现就业目标是有好处的。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和目标下,如何看待2024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? 很多人把财政政策的关注重点放在多少赤字或者多少万亿专项债,我认为重要的不是财政支出总量,而是支出结构和方向。经历多年高投资后,中国财政资金在投资方面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,全国财政资金的投资乘数已经小于1。在这种情况下,财政资金搞越多投资,尤其是低效和无效投资,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严重,就会挤占更多的消费。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“要防止低效投资和无效投资”,这一转变是非常难得的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居民医保、提高养老保险,其实还可以尝试发现金补贴、发消费券等来增加居民收入,扩大消费。总之,从扩大投资转向增加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、扩大消费才是提高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关键。 货币政策面临的转型跟财政政策正好相反,即如何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回归总量政策的“本来面目”?面临经济增速下滑、失业率升高、通货紧缩挑战,还有资本市场低迷、房地产风险亟待化解、出口增速回落等新情况,货币政策应该继续全面大幅降息并且执行更宽松的量化政策,而不是停留在防通胀、防地产泡沫、防股市泡沫、防汇率贬值等过去的思维中。只要货币政策总量上能够更宽松,从追求所谓结构性政策目标转向全面宽松,把微观和结构交给市场,就会对实现2024年各项经济目标起到积极作用。 ![]() 目前央行资产负债表已经有扩张动作,再结合有关中长期国债和三个月shibor利率下行,M1增速有所提高的情况,以及财政政策扩张、发行长期国债与货币政策配合来看,我们应该对2024年各项经济指标更有信心。 (滕泰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)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万博新经济观察”。 举报 文章作者![]() 滕泰 相关阅读![]() 后期监管层或将通过遏制资金空转、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等方式,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围绕政策利率的常态化波动。 04-04 09:21![]() 我们认为今年的“努力”方向,从产业、金融、财政、货币等多方面都可以看到线索。 03-28 15:20![]() 新质生产力标杆20城分别为:深圳、上海、苏州、重庆、广州、北京、南京、长沙、郑州、合肥、成都、天津、西安、武汉、杭州、常州、无锡、青岛、东莞、珠海 03-21 20:25![]() 下阶段,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,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 03-21 10:37![]() 名单显示南阳配资,易会满、刘世锦、蔡昉、刘国强四人退出,吴清、宣昌能、黄益平、黄海洲四人加入。 03-20 17:4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|